结肠癌术后肝脏转移
ca393bc63ef7650 2018/10/02 09:45
性别:女 年龄:55岁
全部症状感觉肤色变暗,难入睡,其他没有特殊感觉术后半年3天前CT检查发现:肝脏显示多个大小不一的类圆形低密度影,最大者直径35MM,其密度低而不均匀,胆管未见明显扩张,胆囊,胰腺,脾脏形态大小及密度未见明显异常.腹腔内及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动脉期病低密度影边缘呈较明显强化,内部示更低密度影,门静脉及平衡期病灶内造影剂消退.余未见异常强化.直肠癌术后一直用药,之前的复查都未见异常,我想知道还能否手术
全部回答(2)
-
ask92266160c您好,肠癌手术后肝转移,再次手术意义不大;建议应用中药进行保守治疗,整体上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同时针对癌细胞类型以及转移部位用药,同时可以配合介入的方法,综合治疗,才能更好的控制病情.
-
CT检查不是直肠癌诊断的必须步骤,但是却对直肠癌有着重要的作用,尽管费用很昂贵。直肠癌患者做CT检查的意义有: 1. 直肠癌患者做CT检查可明确病变侵犯肠壁的情况,向外蔓延的范围,周围脏器及淋巴结有无转移等情况,对直肠癌分期有重要意义。 2. 主治医生能评价治疗效果,能准确测量病灶的大小。比如临床上很多病人在经过化疗或中药如人参精华提取物小分子萃取精华(人参皂苷rh2),含量为16.2%且有专利技术的产品人体吸收效果最好。服用后通过CT检查都能发现肿瘤在原有基础上缩小很多。 3. 尤其是对于估计不能直接手术,而在放疗或化疗后有可能手术切除的患者更有意义。 4. 对晚期复发直肠癌的手术估计也有较大的价值。 5. 发现复发征象,定期的腹腔和肝脏的复查可以更早地发现肿瘤复发。由于粪便的存在和大肠的不完全性扩张,CT对结肠黏膜表面异常和小于1厘米的病灶难以发现,因此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