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晚期乳腺癌
匿名 2018/01/15 17:43
性别:女 年龄:55岁
我妈妈也不知道是不是癌,今天刚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要做手术,我想问下如果是癌的话手术成功几率大吗? 现在已经有腋下淋巴, 手术后还可以活多长时间 , 虽然我老惹我妈妈生气 带我真的舍不得他走 求你们帮忙看看吧。
全部回答(7)
-
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定义各不相同,至目前为止对尚未有明确的标准。通常文献上所指原发灶直径大于5cm或有皮肤和胸壁粘连固定和(或)区域转移的腋淋巴结互相融合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根据以上标准,临床分期上局部晚期乳腺癌主要是指Ⅲa期(T0-2N2或T3N1-2)D的乳腺癌和Ⅲb期T4NX或TXN3的乳腺癌。口服人参皂苷Rh2,提高免疫力。人参皂苷Rh2具有诱导癌细胞凋亡、分化及调控细胞周期的抗癌活性,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分化.抗肿瘤的免疫机制.抗肿瘤转移、抗耐药性,延长生命。
-
引起乳腺癌原因有:1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2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3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4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5口服避孕药。6饮酒。建议你最好配合中医治疗,根据病情辩证施治,可采用中药扶正固本,补气养血,软坚散结的功效,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微循环,缓解化疗副作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防止复发和进一步转移等。
-
乳腺癌的确切病因至今尚无定论。因为乳腺癌病因学涉及到多种可能因素,因此,只能说乳腺癌的发生可能与下列一些因素有关:1)内分泌因素:内分泌失调是乳腺癌的病因之一。由于乳房长期受内分泌素的异常刺激,导致乳腺组织癌变,其中雌激素和黄体素是与乳腺癌变最为密切的两种内分泌素。这点已先后被许多临床、病理及生理学家所证实;2)病毒因素:病毒颗粒可通过哺乳传染,导致乳癌发生,此点已通过较多的动物实验所证实,所以有些学者推测乳腺癌的病因可能为病毒,但还没有充足的流行病学依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3)遗传易感性:家族史调查的临床资料表明,有家族史的乳腺癌发生率较无家族史的要高。特别是双侧乳腺癌患者和发病年龄较小者,这些妇女发生乳癌的危险性为一般妇女的9倍,可能与遗传因子有关,使其具有对乳腺癌的易感体质和病变内因。
-
乳腺癌一般显现症状:1、早期乳房内可触及蚕豆大小的肿块,较硬,可活动。一般无明显疼痛,少数有阵发性隐痛、钝痛或刺痛等症状。2、乳腺外形改变:可见肿块处皮肤隆起,有的局部皮肤呈橘皮状,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等。
-
乳房肿瘤在中国古代称之中医理论中称之于“乳疳”、“乳痈”等,肺肿瘤称之于“食积”,肺癌称之于“结”,肝肿瘤称之于“死血”。肝癌有三种,称之于“肝痨”、“痞满”、“黄疸”等。乳房肿瘤有左右之分,左边乳房作痛是肝经受邪所产生的乳腺肿瘤,右边乳房作痛是肺经受邪所产生的乳房肿瘤,虽然两个乳房有左右之分有不同之处,但是治疗的方法是一致的。还有一种导致乳房肿瘤的原因,夫妻之间抚摸或用嘴和口舌添乳房时不卫生,特别是在早上,早上每个人的嘴是有毒,如果早上没刷牙,用牙齿咬破他人的皮肤,可将此人致于死地。所以说,早上用嘴添乳房,将毒气进入乳房,使乳房发生病变,导致乳腺肿瘤的发生。乳腺癌是有放疗指针的。如果是保乳手术,一定要放疗和化疗相结合,根治术的话,看分期淋巴结清扫情况和侵润情况决定是否要放疗。 放疗肯定有副作用的,表现为皮肤损伤,如皮肤红斑、色素沉着、脱皮和毛细血管扩张等。但事实上,只要多注意一些生活上的细节,这些副作用是可以减轻或避免的。
-
针对放疗对皮肤损伤较大的特点,患者应该保持放疗区皮肤清洁,预防感染:首先要保持乳房、腋窝处皮肤干燥,注意通风,防止湿性反应(如表皮脱落、溃烂,甚至形成溃疡等);第二,穿纯棉内衣,并保证其质地宽松柔软;第三,如无医嘱,不要在放疗的照射部位涂任何护肤用品;第四,最好用温度适宜的清水洗患部,不要用湿毛巾擦拭皮肤,而要用干燥柔软的毛巾轻拍,同时选用温和中性的香皂而不要用肥皂;第五,照射范围内不能贴胶布,因为胶布内的氧化锌为重金属,可产生二次射线加重皮肤放疗反应;第六,若出现干性反应(如皮肤发红、表皮脱屑等),切忌撕剥,可在照射范围内轻轻涂抹一层医用放射皮肤保护剂以减轻放射性反应。 每次放疗后,如能休息3045分钟,则可以很好地减轻放疗后引起的全身反应。放疗后,患者应坚持患肢徒手功能锻炼,或在临睡时用软枕垫高患肢以促进血液流通,以避免放疗引起淋巴回流受阻,导致肢体肿胀、肌肉萎缩。 同时,患者还要特别注意平时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如能做好下面几点,对他们的康复将非常有利:1.定期复查,若病人出现刺激性干咳或胸痛,应该及时就诊;2.已婚女性放疗后必须避孕5年;3.遵照医嘱服药,并注意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月经不规则等);4.不能给患肢输液、测血压,不能提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