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窦局部腺体肠上皮化生是怎么回事?
匿名 2018/01/22 17:14
性别:女 年龄:48岁
总是感觉胃胀胃疼,伴有肠鸣,三,四天不解大便。我做了个胃镜和病理,病理诊断说是胃窦粘膜组织呈慢性炎伴局部腺体肠上 皮化生。吃了药不见好转,这是怎么回事? 补充问题1:(2009-09-28 19:04:30) 请问医生我应该吃什么中药可以治愈我的病?
满意回答
|2018/09/26 15:33
这是胃癌的一种转移,胃癌起源于胃壁最表层的粘膜上皮细胞,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胃窦幽门区最多、胃底贲门区次之、胃体部略少),可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广度。
统计数据显示,胃癌的发生与饮食、职业特点、遗传以及生活习惯有着相关性,但是具体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目前预防胃癌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平衡饮食,养成好的习惯,胃功能不好的可以吃含量为16.2%以上的人参皂苷Rh2,提高免疫力预防胃癌的发生。
全部回答(4)
-
肠上皮化生是指胃粘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即胃粘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粘膜的上皮细胞,其是胃粘膜常见病变,见于多种慢性胃病。肠上皮化生细胞来自胃固有腺体颈部未分化细胞,这部分细胞是增殖中心,具有向胃及肠上皮细胞分化的潜能。正常时,它不断分化成胃型上皮细胞,以补充衰老脱落的表面上皮;病理情况下,它可分化为肠型上皮细胞,形成肠化生。近来有人进一步研究肠化灶的组织学始发部位主要在胃小沟,微小的肠化灶以胃小沟为中心,可以不同程度地向周围胃小区发展为小灶及大片状肠化灶。通过病理学的研究,目前对肠上皮化生作了一系列的分类,按化生上皮功能来分肠上皮化生,可分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前者与小肠粘膜吸收细胞相似,有刷状缘,不分泌粘液,具有潘氏细胞、杯状细胞和吸收细胞,含蔗糖酶、海藻糖酶及亮氨酸基肽酶和碱性磷酸酶;而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刷状缘不明显,微绒毛发育不全,胞浆内有粘液分泌颗粒,含蔗糖酶,但氨基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低,无海藻糖酶。通过粘液组化染色把肠上皮化生分为小肠型化生(即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和结肠型化生(即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小肠型化生,其上皮分化好,是一种常见的粘膜病变,广泛见于各种良性胃病(57.8%),尤其多见于慢性胃炎,随着炎症的发展化生亦加重,故认为小肠型化生可能属于炎症反应的性质;而结肠型化生,其上皮分化差,在良性胃病中检出率很低(11.3%),但在肠型胃癌旁粘膜中检出率很高(88.2%),说明结肠型化生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一般结肠型化生发生的年龄较小肠型化生为晚,而且均位于较重的小肠化生灶中。两型化生可混合存在,因此结肠型化生可能是在小肠型化生逐渐加重的基础上发生的。
-
你好!轻度肠上皮化生好好治疗是会好的.但发展成重度肠化治疗就会困难得多.癌变几率也会增加.所以,要抓紧治疗,防止病情加重.中药治疗效果不错可逆转肠化的粘膜.西药没有很恰当得要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