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诊治最新进展[转自医药论坛论坛]
匿名 2018/01/29 00:03
性别:男 年龄:29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瘤科 李斌 张蓉-------------------------------------------------------------------------------- 子宫内膜癌为妇科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呈现上升趋势。有关子宫内膜癌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目前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本次美国妇癌年会上,子宫内膜癌相关问题成为与会专家讨论的热点。
全部回答(6)
-
你好,子宫瘤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治疗: 1、子宫瘤切除术:系将子宫上的肌瘤摘除,保留子宫的手术。主要用于45岁以下,尤40岁以下者。 2、子宫切除术:在期待疗法、药物疗法尚不能改善病人症状,需手术者又不符合肌瘤切除者,宜行子宫切除术。 此外,临床上多用中医中药治疗等辅助手段。可以配合中药如人参皂苷类抗癌产品人参皂苷Rh2,清除体内残留癌细胞,预防复发转移;加快刀口愈合,提高手术成功率。
-
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直接关系到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并对患者预后产生重要的影响。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处理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次大会的两项大型病例研究报告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杜克大学医疗中心Cragun等的研究纳入565例临床Ⅰ期患者,其中146例行盆腔淋巴结取样术,419例行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结果显示,两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无显著差异(3%对5%),两组生存情况亦无显著差异。而行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组的麻醉时间显著延长、出血量显著增多,但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仅为3%。作者认为,对早期患者扩大淋巴结切除范围,增加了手术风险,而治疗作用有限。在另一项回顾性研究中,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UCSD)Plaxe等对6371例接受淋巴结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患者切除淋巴结的中位数为9个,淋巴结切除数>9个与<9个者的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无显著差异。作者认为,Ⅰ期患者的预后并不依赖于淋巴结切除的数目,淋巴结切除术式亟需改良。
-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EH)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但是AEH的癌变率,目前尚无定论,如何正确处理AEH是多年来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一项来自GOG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观点,研究者对306例活检为AEH的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活检标本及手术标本分别经不同的病理医师进行诊断,并最终由GOG的病理专家进行复阅。结果显示,高达43%的患者的活检病理结果为AEH,而术后病理诊断发现合并有子宫内膜癌。该研究提示,活检为AEH时应高度警惕合并癌的可能性。
-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综合征(HNPCC)曾被认为是一种以结肠癌高发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近年研究显示,HNPCC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高达40%~60%;患卵巢癌的危险性为12%;大部分患者终身患一种以上的癌。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对HNPCC患者发生重复癌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26例重复癌患者,其家庭符合诊断HNPCC的Amsterdam标准,其中45%(57/126)的患者首先发生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37%(47/126)首先发生结肠癌;17%(22/126)同时发生两种癌。由于大多数HNPCC患者首先发生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进而发生结肠癌,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Lu提出,可将妇科恶性肿瘤作为HNPCC患者的“前哨癌”(sentinelcancer),以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HNPCC患者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年龄明显低于散发性子宫内膜癌(48岁对60岁)。Lu等尝试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HNPCC相关子宫内膜癌的基因特征,他们通过对50例发病年龄<50岁患者的基因检测,发现3例(6%)携带HNPCC相关的MSH2基因突变,该比例与年轻女性结肠癌MLH1、MSH2基因突变率相似。
-
众所周知,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雌激素的刺激密切相关。三苯氧胺(TAM)作为选择性的雌激素受体阻滞剂,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但大量病例显示,TAM具有弱雌激素累积作用,患者长期服用会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在一项旨在探讨TAM与子宫内膜癌两者关系的研究中,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Slomvitz等报告,服用TAM并不增加乳腺癌患者患高危类型子宫内膜癌(浆液性乳头状癌及透明细胞癌)的风险,但可明显缩短乳腺癌至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间隔。美国纪念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Prasad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寻找TAM相关子宫内膜癌的基因特征,研究对象均为曾患乳腺癌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中29例曾服用TAM。结果显示,曾服用TAM者基因组与未服用者中的PTEN均为最常发生突变的抑癌基因;两组的PTEN、K-ras、TP53等基因突变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I)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二者的遗传特征改变与散发性子宫内膜癌类似。